理论知识
1、效用最大化行为视角通常作为(B)的基本假设。
A. 市场分析B. 经济分析
C. 成本分析D. 价格分析
2、劳动力所有者因提供要素服务而获得的报酬称为(B)
A.房租B.工资
C. 成本D. 利润
3、处理劳动争议时,如果没有准确适用的法律规定,可以直接适用(C)。
A. 岗位规范B. 企业员工手册
C. 劳动法基本原则D. 劳动纪律制度
4.(A)是劳动法的主要表现形式。
A. 劳动法B. 宪法
C.劳动法规D.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5.(B)是目前了解企业经营外部环境的主要方法。
A. 获取口头信息B. 获取书面信息
C.外部环境预测D.专题研究
6、下列关于企业横向发展战略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C)。
A、可以降低行业竞争强度
B. 减少竞争带来的不确定性
C、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D. 有助于把握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模式
7、在复杂的购买行为中,购买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包括:收集信息; 激发需求; 决定购买; 评估计划; 购买行为。其正确顺序是(A)。
A. B.
C. D.
8. (C) 指员工对其工作满意或不满意的总体态度。
A. 工作成就B. 工作表现
C. 工作满意度D. 工作态度
9、影响群体决策的群体因素不包括(B)。
A。 B. 群体多样性B. 群体结构
C。群体熟悉程度D. 群体规模
10.(D)是将领导行为风格与下属参与决策联系起来,讨论如何选择领导风格、参与决策的形式、参与的程度。
A. 费德勒的应急模型B. 情景模型
C. 路径-目标理论D. 参与模型
11. (D) 不是人力资本投资支出的一种形式。
A. 实际支出B. 心理损失
C. 时间支出D. 无形支出
12、组织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是提高整个组织(B)。
A. 结构B. 功能
C. 文化D. 制度
13.(四)是实现人力资源总体规划目标的重要保证。
A.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B. 人力资源费用计划
C. 人力资源培训规划D. 人力资源体系规划
14. (C) 是某一职位的人员在完成其职责时可以在一定限度内(有时无需上级许可)拥有的自由形式的权力。
A. 权力B. 责任
C. 权限D. 责任
15.工作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不包括(D)。
A. 现任报告B. 书面信息
C. 同事的报告D. 样品分析
16. 关于职位规格与职位描述的区别,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D)。
A.两者涉及的内容不同。 B、两者的结构形式不同。
C、两者突出主题不同。 D、两者的适用范围不同。
17、企业专业生产或批量生产的产品工时定额修订区间一般为(B)。
A.3个月B.一年
C. 6 个月D. 两年以上
18、下列关于劳动定额和劳动定额的说法,错误的是(A)。
A.两者的应用范围相同
B、两者的计量单位不同。
C.两者内涵完全一致
D、劳动定额使用的劳动时间单位为“工作时间”和“工作日”
19、下列关于劳动效率配额法核算指标的说法,错误的是(A)。
A、班次产出定额=工时定额/工作时间
B、工人劳动效率=劳动定额定额完成率
C、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
D、实际上,员工数量是根据工作量和劳动定额来计算的。
20. 标准制定原则,不包括(B)
A. 表格应简化B. 指标应匹配
C. 内容必须协调D. 计算必须统一
21. (D) 非外部招聘的缺陷。
A. 筛选困难B. 招聘成本高
C. 进入角色慢D. 不利于创新
22.(C)主要是为了满足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和高级人才的求职需要而制定的。
A. 校园招聘B. 使用代理机构
C.猎头公司D.熟人推荐
23. 笔试通常很难测试考生的能力(A)。
A. 性格和兴趣B. 专业知识
C. 社会文化知识D. 专业能力
24. 在面试评估阶段,采用批判性评估的缺点是(A) 无法在候选人之间进行比较。
A. 横向B. 横向
C. 垂直D. 多维
25. (A) 是指在受控情况下向受试者提供一组标准化刺激,并使用所得反应作为代表性行为样本来评估个人行为的方法。
A. 心理测试B. 道德测试
C. 能力测试D. 体能测试
26、选择成本效益的计算公式为(C)。
A.选拔成本效益=聘用人数/招聘总成本
B.选拔成本效益=选拔人数/招聘成本
C、选择成本效益=被选择的人数/选择期间的成本
D、选拔性价比=正式录用人数/招聘期间费用
27. (D) 节省时间,可以尽快检查某种测试方法的有效性。
A. 预测有效性B. 成本有效性
C. 内容有效性D. 同方有效性
28. 基于(D)的配置是在职位和申请人之间进行必要的调整,以满足每个职位的人员配置要求。
A. 人员B. 单项选择
C. 位置D. 双向选择
29.(B)是指分析培训需求,明确哪些岗位需要培训,是否需要提高知识、技能或能力。
A. 独家分析B. 需求确认
C. 人员分析D. 因素确认
30.(A)是针对一个或几个培训需求关键点的可操作的XX计划,反映组织对培训项目的基本意图和期望。
A. 培训计划B. 培训计划
C. 培训目标D. 培训调查
31、柯克帕特里克培训评估模型中的反应评估一般采用(C)来收集满意度,有时也进行抽样访谈。
A. 观察方法B. 测试方法
C. 问卷调查法D. 情景模拟
32、(A)是指企业开展培训获得的货币效益与培训总投入的比率。
A. 培训投资回报率B. 培训项目回报率
C. 培训项目成本率D. 培训效率
33、课程设计的基本点是(D)。
A. 培训资源的有效利用
B.满足组织的培训需求
C. 提高个人和组织绩效
D.最大限度地调动学员的积极性
34、教学方法受教师水平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影响,会使学员感觉教学方法过于复杂(D)。
A. 不可接受B. 新鲜
C. 脱离现实D. 无聊、单调
35、模拟训练方法可以提高受训者的(C)。
A. 特殊适应性B. 特殊工作技能
C. 问题处理能力D. 具体工作行为
36、企业培训的根本作用(一)是为培训活动提供制度框架和基础,使培训沿着法制化、规范化轨道运行。
A. 系统B. 模型
C.计划D.目标
37、(A)是企业单位实施绩效管理活动的准则和行为规范。
A.绩效管理体系B.绩效管理目标
C.绩效管理方法D.绩效管理内容
38、在大公司,对总经理、经理的绩效评价一般采用(A)评价法。
A. 结果导向B. 主观行为导向
C. 质量导向D. 行为导向目标
39、(B)是保证评价者和被评价者正常活动的前提和条件。
A.企业成本管理体系B.企业绩效管理体系
C.企业文化管理体系D.企业薪酬管理体系
40.行为导向的主观评价方法不包括(B)。
A.选择性排列法B.关键事件法
C.配对比较法D.强制分配法
41、下列关于行为观察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A. 首先确定工作行为级别B. 在关键事件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C.量表的结构与行为锚定评分评价方法不同。 D.评估者根据某种工作行为发生的频率对被评估者进行评分。
42.(B)是结果导向的评价方法中的一种评价方法,能够克服员工优秀绩效与不良绩效之间的共生现象。
A. 目标管理法B. 绩效标准法
C. 直接指标法D. 分数记录法
43、图解评价量表法选取的评价要素不包括(D)。
A. 个体因素B. 行为相关因素
C. 与工作结果有关的因素D. 与工作环境条件有关的因素
44、提高绩效面谈的质量,必须采用有效的信息反馈方法,并且要有针对性;(D)。
A. 系统性B. 综合性
C.多样性D.适应性
45. 非货币形式的报酬不包括(A)。
A. 员工福利B. 表彰奖励
C. 荣誉称号D. 授予奖章
46、影响企业总体薪酬水平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
A. 工作条件B.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
C. 薪酬策略D. 地区和行业工资水平
47、决定企业薪酬制度类型的外部因素不包括(D)。
A. 外部市场薪资水平B. 劳动力供给情况
C.社会经济发展状况D.现行薪酬政策
48、从横向分类来看,薪资制度是各种个人薪资制度的组合,但不包括(D)。
A. 薪酬体系B. 福利体系
C. 奖励制度D. 补贴制度
49. 在工作评估中,因素(D)评估工作的劳动健康状况。
A. 劳动责任B. 劳动技能
C.劳动强度D.劳动环境
50. 工作评价标准不包括(D)。
A. 指标分级标准B. 指标量化标准
C. 评价方法标准D. 评价程序标准
51.(C)指企业劳动力成本与企业净产值(企业增加值或增加值)的比率。
A. 成本回报率B. 人工费用率
C.劳动力分配率D.劳动力成本率
52、从我国社会保障的实际活动来看,社会福利的目标是(D)。
A. 军人及其家属B. 工人
C. 社会贫困人口或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D. 所有居民
53、(四)是指由企业职工民主选举产生的职工代表组成的,代表全体职工实行民主管理权利的组织。
A. 创新发展委员会B. 质量管理组
C.技术参与工作组D.职工代表大会
54.(C)是企业组织内同级职能业务人员之间按照特定分工进行的信息传递。
A. 纵向信息传播B. 综合信息传播
C. 横向信息沟通D. 标准信息沟通
55.企业劳动关系调整信息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不包括(二)。
A. 信息需求分析B. 信息存储
C.信息收集和处理D.信息提供
56、下列关于工作时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每月系统工作日为20.83天
B.雇主可以延长工作时间至每天3小时以上
C. 工人在法定节假日和公众假期工作称为加班
D、员工延长工作时间超出每日标准工作时间的,称为加班。
57、下列关于集体合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一、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B、个体劳动者和企业不得签订集体合同。
三、实际劳动关系的存在是集体合同存在的基础
D、集体合同经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核后发生法律效力。
第五十八条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集体合同草案时,(一)应当有职工代表或者职工出席。
A. 超过2/3 B. 全部
C. 超过3/4 D. 超过一半
59、当事人主张权利义务尚未确定而发生的争议,属于(C)。
A. 个人纠纷B. 集体纠纷
C. 利益纠纷D. 权利纠纷
60、工伤事故分类中,按照受伤造成的休息时间长短对伤害进行分类,休息时间以上的失能伤害(C)被视为严重伤害。
A.100天B.104天
C.第105天D.第125天